经济结构转型与“双支柱”调控框架
2019-12-25分类号:F822.0;F121.3
【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摘要】理解经济运行环境的变化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中国经济在2012年前后迈过工业化的高峰期,家庭部门发生从制造到服务的消费升级,企业部门出现从资本密集型向人力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结构转型,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进程与高收入国家类似发展阶段的经历高度一致。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传统资本密集型行业信贷需求大幅下降,新兴人力资本密集型行业信贷需求相对较低且在债务主导的金融服务体系中面临融资供给制约。由于市场内生的企业信贷供给和需求双双下降,总需求不足问题凸显。宏观经济稳定方面,宏观经济运行特征由此前的"易热难冷"转向"易冷难热","债务—通缩"风险加大。这要求货币政策在执行中更加注重温和通胀目标,充分运用各种政策工具确保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金融稳定方面,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重点要与时俱进地调整。时间轴上要特别关注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下行叠加带来的系统性风险;空间轴上不仅要关注"大而不能倒"的系统重要性机构,还须加强"小广散"金融机构的稳定性,注重与其相关的风险传染。
【关键词】货币政策 宏观审慎 双支柱调控 经济结构转型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金融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