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基于SSR标记的长江下游原良种场鳙亲本和后备亲本种质资源现状分析

2019-12-24分类号:S917.4

【作者】冯晓婷  张桂宁  薛向平  王邢燕  周彦锋  方弟安  徐东坡  
【部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长江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  
【摘要】分析长江下游原良种场鳙(Aristichthys nobilis)亲本和后备亲本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评估鳙育种群体的种质资源现状,可为鳙的种质资源管理和活体资源库建设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本研究利用已发表的10对SSR荧光引物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对7个亲本群体和1个后备亲本群体共638份DNA进行基因分型。主要应用GenAlEx 6.501、Cervus 3.0和Structure 2.3.4等软件进行遗传多样性参数计算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8个群体总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但存在一定程度的近亲繁殖风险。其平均等位基因数(N_a)为14.83±1.45,观测杂合度(H_o)和期望杂合度(H_e)分别为0.76±0.05、0.82±0.02,Shannon’s信息指数(I)为2.08±0.09,近交系数(F)为0.08±0.05。各亲本群体之间遗传多样性水平存在差异,后备亲本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鳙的贝叶斯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图(Structure)与主坐标分析(PCoA)结果具有一致性,将所有样本划分为两个类群,大部分亲本群体之间并无明显的遗传分化,而后备亲本和亲本之间则表现明显的遗传分化。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11%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间,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处于中等水平,而89%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内。本研究探究了鳙亲本和后备亲本的遗传差异性,对野生原种引进和保护提供了建议,以期为构建健康负责的增殖放流种苗繁育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和数据参考。
【关键词】鳙  亲本  后备亲本  遗传多样性  SSR标记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8YFD0900905);; 农业农村部渔业种质资源保护项目(200903048);; 江苏省水生生物资源重大专项暨首次水生野生动物资源普查项目(ZYHB16)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水产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