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四指马鲅精巢发育及精子发生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

2019-12-23分类号:S917.4

【作者】蓝军南  区又君  温久福  李俊伟  牛莹月  周慧  李加儿  
【部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中国科学技术部海洋生物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摘要】为了解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精巢的组织结构和精巢发育及精子发生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运用组织切片HE染色和透射电镜技术对养殖四指马鲅的精巢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四指马鲅精巢位于腹腔背侧,紧贴中肾和鳔的腹面,为一对延长的扁平带状器官,呈灰白色,两条精巢于后端融合,呈"Y"字形,组织学上属典型小叶型精巢;根据精巢发育及精子发生的组织学特点可将其分为6个时期:3月龄精巢发育至第Ⅰ期(精原细胞增殖期),4月龄发育至第Ⅱ期(精母细胞增长期),5~7月龄发育至第Ⅲ期(精母细胞成熟期),7~9月龄发育至第Ⅳ期(精子开始出现期),最早在10月龄发育至第Ⅴ期(精子完全成熟期)达到初次性成熟;参与生殖排精后的精巢为第Ⅵ期(精子退化吸收期);精子发生过程经历初级精原细胞、次级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子6个时相,其细胞及细胞核直径逐级减小,核质比发生规律性变化;电镜下显示精子发生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逐渐浓缩,电子密度增加,线粒体数量减少,体积增大,内嵴结构逐渐丰富;精子由头部、中部和尾部组成,鞭毛轴丝为典型"9+2"结构。本研究阐述了四指马鲅雄鱼精巢的组织结构及初次性成熟精巢发育及精子发生过程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丰富了四指马鲅的繁殖生物学内容,为掌握四指马鲅的繁殖规律和提高人工繁育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四指马鲅  精巢发育  精子发生  组织学  超微结构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18YFD0900200);; 广东省“扬帆计划”引进创新创业团队项目(2016YT03H038);; 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17B020204002);; 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海水鱼产业)创新项目(2019KJ143)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水产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