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乡村治理发展的路径与趋向
2019-12-23分类号:D422.6
【部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本文从历史的视角,以乡村治理机制及其内在逻辑的变迁为核心,分析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乡村治理的发展路径及其依赖性特征,探讨中国乡村治理的发展趋向。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乡村治理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四个阶段",即以改革开放为分界点划分为两个时期,按照乡村治理机制的变迁,可以划分为乡镇自治、人民公社制、乡政村治和乡村共治四个阶段。70年来中国乡村治理发展路径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性,表现为乡村治理体制结构的行政化和集权化、乡村治理思维的城乡分治、乡村治理主体的精英化和乡村治理方式的技术化。未来乡村治理现代化将以构建党领导下的"三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和开放的多元化治理格局为主要方向,实现乡村善治。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年 乡村治理 治理体系 治理格局 乡村善治
【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编号:ASTIP-IAED-2019-04);中国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编号:Y2018YJ13)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经济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