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印尼华文教育的历史发展与华族身份认同调适——基于印尼华文文学作品的视角

2019-12-15分类号:G749.342

【作者】马峰  
【部门】中山大学中文系  
【摘要】在不同历史时期,印尼华文教育书写的题材各有偏重,而华族个体与群体的创伤书写是其一大核心主题。华文教育创伤书写的阶段性特征明显,官方对华文的禁绝则是最大的创伤源。在创伤及其前后,印尼华族的身份认同也有相应的变化与调适。1966年之前,新式华文教育从开创到发展都相对平稳,相关议题主要来自于华文学校内部,母语教育使命与族群认同、中国认同紧密相连。1966年至1998年,苏哈托政府强制实施少数民族归化政策,随着华文学校被强制关闭,华文教育进入最为艰难的创伤期,华族的文化认同也被当地的政治认同所遮蔽。1998年以后,在民主改革的宽松文化环境下,国民教育体系开始接纳华文,而去身份化的三语学校成为华文教育创伤的疗愈途径。
【关键词】华文教育  印尼  创伤书写  身份认同  华文文学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6批面上资助“百年中国新文学对印尼华文文学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19M663342)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民族教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