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创造、虚拟资本与现代经济运行——兼论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2019-12-15分类号:F124
【部门】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家》编辑部
【摘要】马克思货币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虚拟的货币形式(主权信用货币理论雏形),借贷货币资本与现实资本积累的关系,虚拟资本的运行及其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等。这些思想对于分析我国经济"脱实向虚"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我国经济"脱实向虚"的根源在于实体经济的内在矛盾,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在本质上属于"生产过剩"的表现形式。可从总体顶层设计、过剩经济调节机制、利润增长机制、泡沫消化机制、货币流通机制、政府监管机制等六个方面构建推动我国经济"脱虚向实"的具体机制,从而为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信用货币 虚拟资本 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 脱虚向实
【基金】西南财经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当代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