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氮利用效率评价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2019-12-15分类号:S511
【部门】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部东北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北方超级粳稻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沈阳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摘要】为了筛选水稻氮高效利用品种,明确氮利用效率与产量性状的关系,选取80份水稻品种(系)作为研究材料,于2017年在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试验基地和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试验基地同时进行试验。试验设置3种氮水平(纯氮0,120,180kg·hm-2),通过田间试验比较氮利用效率的品种间差异,分析与物质生产和分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根据3种氮水平下产量的平均值将试材分为氮高效、中间和低效3种类型,3个氮素水平下的穗数、生物产量、经济系数均表现为高效型>中间型>低效型,其中穗数、生物产量的类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高效型分别比中间型和低效型增产26.25%和29.59%(N0)、14.13%和16.26%(N1)、24.33%和41.97%(N2),高效型在不施氮(N0)和正常氮(N2)条件下优势尤为突出。3个氮素水平穗部、茎鞘、叶部和植株吸氮量均表现为高效型>中间型>低效型,其中穗部和植株吸氮量基本达到显著水平;类型间差异显著的穗数、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与不同部位吸氮量均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不同氮水平产量均高于供试品种平均值是评价水稻氮高效的关键指标,在施氮量较低的中低产和较高的超高产条件下,更应注重氮高效品种的培育和应用,推荐氮高效品种沈农9816、辽粳237、铁粳11、盐丰47、沈星1号和盐粳468生产推广或作为种质资源育种应用。
【关键词】水稻 品种 氮效率 分类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7YFD0300706-A01);;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XLYC1808003)
【所属期刊栏目】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