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中国的贸易顺差: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2019-12-15分类号:F752
【部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南开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商品之间交换量的关系或比例由其各自所包含的价值量所决定,因此,国际贸易的本质就是劳动的跨国交换。并且,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商品的价值标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其中包含着两重偏离,即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的偏离,以及国际价值与国际生产价格的偏离。前者反映了生产效率的差异,后者则刻画了国际价值转移。基于上述理论,运用世界投入产出表分析中国27个生产性部门1995~2009年贸易顺差的两重偏离情况,研究发现,中国实现特定贸易顺差所消耗的国别劳动时间始终高于世界必要劳动时间,但是其差距在显著缩小,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并且由于贸易结构的变化,中国的价值转出情况也得到了大幅改善。
【关键词】贸易顺差 国别价值 国际价值 国际生产价格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4BJL048);;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TJLJ19-00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所属期刊栏目】当代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