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红松人工纯林3种梢斑螟成虫种群动态分析

2019-12-12分类号:S763.3

【作者】牛豪杰  王琪  严善春  
【部门】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  
【摘要】【目的】梢斑螟是黑龙江省红松人工林的主要果梢害虫,研究了其成虫种群动态及未来种群变化趋势,为种群预测以及防治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在梢斑螟成虫发生期6月下旬—8月初,每天夜间19:00—23:00在红松林缘利用灯光诱捕梢斑螟成虫,结合幼虫鉴定种类,分析其种群动态。【结果】1)在牡丹江林口林业局的湖水、曙光和西北楞3个地点,诱捕到的种类均为赤松梢斑螟Dioryctria sylvestrella、冷杉梢斑螟D. abietella和微红梢斑螟D. rubella。2)在湖水,梢斑螟的种群数量最多,平均每天诱捕111.38头;西北楞其次,平均每天诱捕79.625头;曙光最少,平均每天诱捕69.63头。微红梢斑螟在3个地点均是优势种。3)在整个诱捕期间,冷杉梢斑螟和赤松梢斑螟成虫期为6月上旬—7月下旬,高峰期为6月下旬;微红梢斑螟成虫期为6月上旬—8月下旬,高峰期为6月下旬和7月中旬。4)3种梢斑螟都是在21:00—22:00诱捕的数量最多。5)3种梢斑螟的雌雄性比随着季节的推移波动较大,由开始的小于1,到接近于1,最终大于1,但总的性比接近1:1。【结论】梢斑螟的种群动态随时间和小生境的不同变化明显,6月下旬和7月中旬是其羽化高峰期,21:00—22:00是其最活跃时间。因此,对其防治应适时适地采取有效措施。
【关键词】红松  梢斑螟  种群动态  羽化进度  性比
【基金】“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60020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3M541421);; 黑龙江省博士后资助基金项目(LBH-Q13181);; 森工总局应用研究项目(sgzjY2013006)
【所属期刊栏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