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脱实向虚”了吗?——基于资本市场板块指数的网络测度与分析
2019-12-11分类号:F832.51;F124
【部门】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暨南大学金融研究所
【摘要】近年来关于中国经济"脱实向虚"质疑不断,本文基于中国资本市场板块数据,运用配对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检验与GARCH-in-Mean模型,分析金融部门与实体部门间的收益溢出效应、风险传导机制与宏微观因素的作用,研究发现:第一,金融部门对实体部门有显著的收益传导及溢出效应,但实体部门对金融部门的反向影响较小;第二,金融部门与实体部门之间的风险联动存在相互渗透、相互传染,容易导致风险过度集聚并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第三,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会增强金融部门对实体部门的收益溢出效应;第四,企业采取扩张性的投融资决策会加剧实体部门对金融部门的依赖程度,扩大金融部门对实体部门的收益和风险溢出效应。上述研究结果的启示:第一,引导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有效发挥活络经济的作用,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第二,建立金融部门与实体部门的风险防火墙,有效防控金融风险的集聚和传染;第三,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提高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服务实体经济的针对性;第四,增加实体经济的内生发展动力,引导实体企业聚焦主业、提高经营质量,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脱实向虚 网络测度分析 联动机制 配对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GARCH-in-Mean模型
【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不确定条件下企业过度投资与产能效率的微观机理研究——以广东省为例》(项目编号:2016A030313094)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南方金融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