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反规划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以昆明市为例
2019-12-10分类号:F301.2;X826
【部门】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
【摘要】为确定昆明市空间布局,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Arc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对昆明市全域的土地生态适宜性进行评价分区。结果表明:1)昆明市生态保护核心区面积为7 032.11 km~2,占全区面积的34.75%,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生态红线保护区,对保证粮食安全、维护生物多样性及水源涵养具有重要作用;2)昆明市生态保护涵养区面积为4 444.31 km~2,占全市面积的21.15%,集中分布在北部的东川区、寻甸县、禄劝县以及富民县;3)生产生态扩展区面积为7 711.87 km~2,占全市面积的36.70%,主要分布在建设开发区外围,包括禄劝县西南部,富民县东北部和西南部,寻甸县西南部,东川区东部,石林县东南部,晋宁县,西山区等地;4)建设开发核心区面积为1 554.98 km~2,占全市面积的7.40%,集中分布在昆明市的都市核心区。
【关键词】土地生态适宜性 最小累计阻力模型 反规划 土地利用
【基金】昆明市国土空间规划研究201811-14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