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氏鲟的胚胎及胚后发育研究
2000-07-12分类号:Q954
【部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7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7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7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70 黑龙江省勤得利农场总局鲟鱼放流?
【摘要】施氏鲟的成熟卵为典型的多黄卵,受精后胚盘隆起不明显,卵裂为特殊的辐射裂,与多数硬骨鱼类有明显差别,与两栖类卵裂相似,且卵裂方式有明显的硬骨鱼类盘状卵裂的痕迹。施氏鲟的胚胎发育可分为受精卵、卵果期、囊胚期、原肠期、卵黄栓期、神经胚期、视泡形成期、心脏形成博动期和孵出期;胚后发育则分为卵黄囊期仔鱼、晚期仔鱼和稚鱼期。水温17~19℃时,施氏鲟胚胎发育历时95~104 h,总积温需用 1710~1872℃·h。胚后发育水温为20~23℃,刚孵出的仔鱼全长9.42~11.0 mm,体重29~39 mg;出膜后第 30天的平均全长42.8 mm,平均体重3.2 g,其外部形态与成鱼基本一致。
【关键词】施氏鲟 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
【基金】瑞典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IFS A/2209-1)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水产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