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我国海域承载力与海洋经济效益测度及其响应关系探讨

2019-12-01分类号:P74;X145

【作者】狄乾斌  吕东晖  
【部门】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应用DPSIR框架、借鉴陆域经济理论分别构建海域承载力和海洋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模拟退火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和TOPSIS多目标决策分析法进行量化,运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探讨沿海11省份海域承载力和海洋经济效益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区的海域承载力水平呈现明显差异,但海洋经济效益水平没有体现出明显空间分异。(2)海域承载力和海洋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互为反馈的机制,且影响方向正负波动;海域承载力对海洋经济效益的影响从滞后一期以后开始,海洋经济效益对海域承载力的影响从滞后一期开始。(3)各省份海洋经济效益对海域承载力的响应有所不同,整体可划分为先负后正型、先正后负型和正负波动型。
【关键词】海域承载力  海洋经济效益  投影寻踪  TOPSIS  脉冲响应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洋产业结构与海域承载力的匹配机制、测度及其优化研究”(4157112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集成战略研究”(17JJD790010);;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
【所属期刊栏目】生态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