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安全的本源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实证研究
2019-11-30分类号:D63
【部门】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摘要】研究社会安全的本源因素及其交互作用机理,是新时代社会安全治理现代化建设、提升社会安全治理能力的基础和关键。文章综述分析社会安全的本质内涵和属性特征,基于社会系统理论、国家强制能力建设和社会安全运行一般规律,推导出社会基本功能子系统(政治子系统、经济子系统、文化子系统)、影响社会安全感的本源因素(公平感、获得感、秩序感)及特定内涵,提出了社会安全本源因素的交互作用机理分析框架,并据此提炼出4个研究假设。文章利用多元统计回归方法对1418个有效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社会民众的秩序感正向影响获得感,公平感正向影响获得感,秩序感通过公平感正向影响获得感(中介效应);随着公平感增强,秩序感对获得感的影响减弱(负向调节效应)。本研究关于社会安全本源因素及其社会心理变量交互作用机理的发现,可以为转型期社会安全治理现代化建设实践提供政策供给和参考借鉴。
【关键词】社会安全 公平感 获得感 秩序感 社会安全治理现代化
【基金】公安部2017年度理论与软科学项目(2017LLYJGADX038);;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7GLC065)
【所属期刊栏目】管理评论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