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大都市郊野乡村多功能评价及其空间布局——以上海89个郊野镇为例

2019-11-28分类号:F327

【作者】谷晓坤  陶思远  卢方方  周小平  
【部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上海同测规划设计勘测有限公司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摘要】客观评价大都市郊野乡村多功能及空间布局特征,是分类制订精细化乡村振兴策略的关键之一。通过构建大都市郊野乡村"生态环境—休闲文化—农业生产—经济发展—生活保障"多功能评价方法,使用多源空间数据、统计数据及调查数据,评价上海郊野89个镇的多功能值,提出镇域多功能发展类型及空间布局特征。结果表明:(1)上海市89个镇多功能发展存在显著差异。各项功能按照均值排序为生态环境(0.7674)>经济发展(0.6054)>农业生产(0.5882)>生活保障(0.5238)>休闲文化(0.2525);(2)生态环境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崇明岛、青浦西部和奉贤南部,农业生产高值区主要位于浦东南部、奉贤及金山、崇明南部和青浦,经济发展高值区主要位于中心城周边和新城周边区域的28个镇,生活保障低值区主要位于紧邻中心城与最偏远区域两类共29个镇,休闲文化高值区主要位于与中心城距离最偏远的松江、青浦、金山;(3)郊野镇多功能发展可划分为高均衡型、低均衡型和非均衡—混合发展型、非均衡—传统维持型和非均衡—城市化型共五种模式,仅浦江镇等10个镇为多功能高均衡发展模式,占11.24%。论文建立的评价方法及研究结论可为探索精细化都市郊野乡村振兴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乡村多功能  乡村振兴  大都市郊野  空间分异  上海  城市治理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673184);;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18PJC075);;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5YJCZH051);; 上海交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16JCCS25)
【所属期刊栏目】自然资源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