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氯酸盐处理对不同基因型玉米苗期性状的影响

2019-11-25分类号:S513

【作者】魏杰  朱新杰  王后苗  尹双义  杨小艺  孙辉  李鹏程  徐辰武  
【部门】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作物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目的]氯酸盐耐性是鉴定植物氮吸收效率的有效手段,本文旨在探究不同浓度氯酸盐处理对苗期玉米表型、酶活性以及矿质营养元素吸收等方面的影响,并筛选氯酸盐耐性存在差异的自交系。[方法]以6个国内常用玉米自交系Mo17、Dan340、Wu312、Y53、Ye478和B73为研究材料,在温室进行水培试验,分别设置4 mmol·L~(-1) KNO_3处理(CK)、2 mmol·L~(-1) KClO_3处理(T1)和4 mmol·L~(-1) KClO_3处理(T2),持续处理1周后,测定玉米苗期的表型性状、叶片酶活性以及地上部和根系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氯酸盐处理对玉米自交系表型各个性状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株高、叶长、SPAD值和地上部干质量4个性状变化最为明显,平均降幅分别为38.96%、37.93%、55.85%和31.58%;而对玉米自交系酶活性影响表现为可溶性蛋白含量(Cpr)显著增加,谷氨酸合成酶活性(GOGAT)显著下降;氯酸盐处理抑制玉米对氮和锌的吸收。[结论]株高、叶长、SPAD值和地上部干质量对氯酸盐处理的响应可以作为筛选氯酸盐耐性自交系的指标。以地上部干质量对氯酸盐处理的响应为筛选指标,B73、Y53和Wu312为氯酸盐敏感性材料,Mo17、Ye478和Dan340为氯酸盐耐性材料。本研究为玉米氮吸收的表型鉴定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玉米  氯酸盐  表型  酶活性  矿质营养元素
【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BK201809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931601810);;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扬州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基金项目(XKYCX18_082);;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911117113Y)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