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场域与农民工城市身份认同
2019-11-25分类号:F323.6;D412.6
【部门】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组织载体与空间场域。本文依托布迪厄提出的场域理论,基于社区场域这一独特视角,解析社区影响农民工城市身份认同的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利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开展的2014年社会融合与心理专项调查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社区状况是影响农民工城市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居住在高端社区、社区内邻居以本地市民为主、社区内已建立健康档案有助于农民工认同城市身份。在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逆向概率加权法纠正潜在的选择性偏误后,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来讲,社区状况对农民工城市身份认同的影响存在代际差异。社区类型、邻居构成情况对老一代农民工影响更大,健康档案、社区文体活动则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更为明显。这表明,老一代农民工更加关注社区类型、邻居构成情况等社区的基础条件,新生代农民工则更加关注公共服务资源等社区软环境。
【关键词】社区场域 农民工 城市身份认同 选择性偏误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字鸿沟对农户福利不平等的影响机理与效应研究——基于Sen的可行能力理论”(71903062);; 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农村数字鸿沟的统计测度及对农民福利的影响效应研究”(2019LZ31)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