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气概、美德替代与集体无意识:校园欺凌是如何发生的——一项来自“兄弟帮”领袖的口述史研究
2019-11-25分类号:G637.4
【部门】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摘要】论文以目标人物L,即20年前某初中学校"兄弟帮"领袖为主要研究对象。经过多次当面及电话访谈,深入了解了"兄弟帮"长期进行校园欺凌的状况,旨在通过一种"不在那里"的情境重建,揭示导致校园欺凌发生的基本条件:一是男子气概,即"兄弟帮"通过欺凌行为确证自身存在的价值,视其为一种荣耀的加冕。二是美德替代,即将欺凌视作一种道德义务,成为兄弟间不用明说的道义担当。三是集体无意识,即欺凌行为的发生在群体力量驱使下变得理所应当,欺凌者在由此所营造出来的虚假盛况里全体欢腾。研究试图通过挖掘校园欺凌形成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来丰富以往对于校园欺凌形成机制的研究,以从源头上阻断校园欺凌。
【关键词】校园欺凌 男子气概 美德替代 集体无意识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发展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