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交通可达性反贫困作用的空间分异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2019-11-25分类号:F512.7;F323.8

【作者】侯秀英  邱荣祖  林玉英  王剑凯  胡喜生  
【部门】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  
【摘要】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贫困之间的空间关系研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以福建省为例,利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表征县域水平交通可达性,通过生计五边形法计算县域水平多维贫困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地理加权回归对县域交通可达性与多维贫困之间关系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①福建省县域交通可达性从沿海到山区呈现出"分层结构、南北两级分化"的特征,总体上可达性水平不高;②各县域单维贫困水平差异大,多维贫困表现出较强的地域特征,贫困县域主要分布在闽东部与北部地区;③交通可达性与多维贫困之间既存在协同促进的关系,也存在权衡制约的关系,即交通基础建设对反贫困的作用存在空间分异特征,其中43个县域呈现交通可达性越高,反贫困作用越明显的特征;而15个县域呈现交通可达性越高,反贫困作用越弱的特征,且这些县域主要集中分布在闽北部与西部地区。本文可为提出科学的、差异化的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科学依据,如对于存在权衡制约关系的县域,仅仅依靠交通扶贫战略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可结合单维贫困的识别实施精准扶贫。
【关键词】可达性  县域经济  多维贫困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福建省
【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FJ2017B09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100;31971639)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