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江淮地区玉米涝渍指标构建及时空特征分析

2019-11-25分类号:S513;S422

【作者】吴玉洁  霍治国  姜会飞  李建勇  李建平  吴迪  
【部门】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长白山气象与气候变化吉林省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河南省平舆县气象局  
【摘要】[目的]江淮地区玉米涝渍灾害严重,研究揭示区域玉米涝渍灾害时空发生规律对科学开展区域防洪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1981—2010年江淮地区18个站点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和农业气象资料,基于作物水分盈余指数(CWSI),引入播种前底墒,根据玉米各生育阶段涝渍敏感性差异,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阶段涝渍灾害影响权重,构建适用于江淮地区玉米涝渍等级评估的玉米综合水分盈余指数(CWSIM),并根据典型涝渍年综合指数同对应减产率的线性回归方程,划分春、夏玉米不同等级涝渍的指标阈值。[结果](1)春玉米的轻、中、重涝指标阈值依次为:0.80≤CWSIM<1.01,1.01≤CWSIM<1.23,CWSIM≥1.23;夏玉米为:1.09≤CWSIM<1.44,1.44≤CWSIM1981—1990年>2001—2010年;夏玉米CWSIM值由北向南呈近辐射状条带增加分布,不同时期指数排序为1991—2000年>2001—2010年>1981—1990年。[结论]安徽省沿江一带是玉米涝渍害发生的重灾区,且1991—2000年较其前后10年涝情最重。
【关键词】作物水分盈余指数  底墒  生育阶段  涝渍敏感性  玉米综合水分盈余指数
【基金】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气候变化背景下粮油作物气象灾害指标构建及演变规律研究”(2018KJ012);;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洪涝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控与应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2BAD20B02)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