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归属感及价值感视角下的村民参与影响研究——基于福建省晋江市乡村案例
2019-11-25分类号:F323.6;D422.6
【部门】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园林学院
【摘要】村民参与乡村微景观营造活动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村民参与是我国乡村社区建设领域当前急需解决的主要课题。文章以晋江市乡村为例,基于个人价值理论和基本心理需要理论基础,运用质性访谈与问卷调查等方法构建以村民参与、村民忠诚、地方归属感以及自我服务知觉价值为主要内容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表明:村民参与乡村微景观营造的广度与深度对村民忠诚度有明显的正向影响,而对安宁生活价值均没有影响作用;地方认同价值、地方融合价值及地方归属感显著中介于村民参与、村民忠诚的关系,在参与广度中地方融合价值中介作用最强,在参与深度中地方归属感中介作用最强。文章旨在丰富村民参与乡村微景观建设方面的学术研究同时,以期为乡村加强村民社区归属感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乡村微景观 村民参与 地方归属感 自我服务知觉价值
【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州地区乡村建筑色彩系统性研究”(编号:FJ2016C080);;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闽江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异及形成机制”(编号:JAS180117);; 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发展项目“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嵩口古镇聚落景观的保护与更新策略”(编号:CXZX2017604)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