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困境与新动能探索研究——基于金融创新和技术创新视角

2019-11-22分类号:F832;F124

【作者】刘超  马玉洁  史同飞  
【部门】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伦敦大学学院斯拉夫与东欧研究院  
【摘要】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内需拉动力度不足、外需促进作用日渐疲软、利益追求下资本市场功能滞后、房地产泡沫化发展趋势明显等困境。金融创新和技术创新作为现代经济增长关键因素是推动现阶段我国实体经济走出困境的重要动力。本文通过构建技术创新内生化的物质生产函数,揭示技术创新内生化条件下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发展作用机制,建立金融创新、技术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的MI-TVP-SV-VAR模型,并对我国新动能的作用效果和不足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资产结构对实体经济发展具有正向的脉冲响应,且在短期内效果更为显著,实体经济发展对投资性金融资产变动较为敏感;金融业总量增长对实体经济发展的脉冲响应呈现正负波动性,存在金融业发展挤占实体经济发展的现象;支付方式创新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冲击在前2-3期为负向,之后转为正向但较为平缓,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明显;融资结构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呈阶段性差异,2013年之前促进作用较为明显,2013年之后现有融资结构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融资需求;以研发经费为代表的科技投入对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作用较为显著;以专利授权为代表的科技产出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则表现出滞后性,在3期之后专利转化能力增强,对实体经济的推动作用开始显现。
【关键词】实体经济  金融创新  技术创新  新动能  MI-TVP-SV-VAR模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773029);; 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长城学者培养计划项目(CIT&TCD20170304)
【所属期刊栏目】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