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新农保非携带性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锁定效应——兼论对新农合锁定效应的替代

2019-11-20分类号:F842.6;F323.6;F323.89

【作者】于新亮  申宇鹏  李红波  
【部门】山东财经大学保险学院  
【摘要】本文理论分析了新农保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锁定效应,并利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同时对比分析新农合和新农保对农村劳动力流动锁定效应的关系。本文发现,新农保使得农村劳动力流动概率降低了56.82%,使得农村劳动力跨乡镇流动的概率降低了58.04%。新农保对青年和盛年劳动力的锁定效应强于老年劳动力。参加新农保的本地农民工流动到外地成为外出农民工的概率降低了34.03%。此外,对未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劳动力而言,新农合对其流动性依然产生一定的锁定效应,但参加新农保后,新农合的锁定效应几乎被新农保完全替代。本文研究表明,在当前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趋势下,调整以新农保为代表的农村养老保险的非携带性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农保  非携带性  农村劳动力流动  锁定效应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灾难性卫生支出风险识别、致贫路径与精准保障研究”(项目编号:7180409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农村失能老人家庭照料的社会支持研究(项目编号:19CSH073)”;; 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保险风险优化控制策略研究”(项目编号:tsqn20161041)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村观察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