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施肥位置及施肥量对杂交谷子干物质累积、转运和产量的影响

2019-11-16分类号:S515

【作者】李永虎  曹梦琳  杜慧玲  郭平毅  张海颖  郭美俊  原向阳  
【部门】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祁县农业农村局  
【摘要】【目的】研究氮、磷、钾施肥量和施肥位置对杂交谷子干物质累积、转化和产量的影响,为杂交谷子高产高效种植和研发轻简化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16—2017年在山西中部太谷县的山西农业大学创新园区进行,以张杂谷10号为试验材料,选择氮、磷、钾施用量、施肥水平距离和施肥深度5个因素,采用五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地膜覆盖田间小区试验。所有肥料全部作为底肥,氮肥为含46%N的尿素,磷肥为含16%P_2O_5的过磷酸钙,钾肥为含50%K_2O的硫酸钾。在谷子拔节、抽穗、开花、成熟期取有代表性的3穴植株用于测定干物质积累量,10月上旬收获,脱粒风干后称重、计产,用以研究施肥量和施肥位置对谷子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累积、转运和产量的影响。【结果】(1)较高的产量水平需要较高的氮、磷、钾供肥水平,且磷钾比例相对较高。(2)对谷子干物质累积的影响依次为氮>磷>钾>施肥水平距离>施肥深度;对谷子干物质转运的影响依次为钾>施肥深度>磷>氮>施肥水平距离,对谷子产量的影响依次为氮>磷>钾>施肥深度>施肥水平距离。(3)氮、磷对谷子各个时期干物质累积均有极显著影响,营养生长阶段氮磷交互作用为负,生殖生长阶段氮磷交互作用为正。(4)随着生育时期的推移,钾、施肥水平距离、施肥深度对干物质累积的影响由负变正,且影响程度不断增大,最佳施肥位置与播种位置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5)5个因素与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累积、转运和产量的回归关系极显著,拟合程度较高,可用于实际生产预测。【结论】山西省中部地膜覆盖条件下,张杂谷10号产量大于8 000 kg·hm~(-2)的各因素取值的95%置信区间为施肥水平距离16.80—18.75 cm、施肥深度20.80—23.75 cm、施N 225 kg·hm~(-2)、施P_2O_5 136.35—153.63 kg·hm~(-2)、施K_2O 93.56—108.63 kg·hm~(-2)。
【关键词】杂交谷子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氮  磷  钾  施肥位置  干物质累积  产量
【基金】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CARS-06-13.5-A2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01269);; 山西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20150311016-2);; 山西省重点研发项目(2015-TN-09);;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201603D221003-2);; 山西省重点研发(农业)项目(201603D221007-2);; 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201701D121099)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