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中华鲟热休克蛋白hsp30基因cDNA的克隆及其在高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2019-11-15分类号:S917.4

【作者】司凯歌  江南  张海耿  周勇  刘文枝  曾令兵  倪琦  范玉顶  
【部门】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海洋大学)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摘要】实验克隆了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热休克蛋白hsp30基因cDNA的全长、分析了其分子结构与特征,并研究了其在高温胁迫下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中华鲟hsp30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1 037 bp,其中开放阅读框(ORF)636 bp,5′端非编码区(5′UTR)38 bp,3′端非编码区(3′UTR)363 bp,共编码211个氨基酸。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发现含有一个保守的α晶状体结构;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中华鲟HSP30与鱼类HSP30聚为一支,与小体鲟HSP30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为79%。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中华鲟hsp30基因在皮肤中的表达量最高,肝脏次之,在肠中的表达量最低。高温胁迫后,心脏、脾脏、肾脏和皮肤中hsp30基因表达量均显著增加,表明这些器官在中华鲟应对高温胁迫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热休克蛋白  HSP30  表达特征  温度胁迫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5CB150703)
【所属期刊栏目】淡水渔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