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浙江南部近海蟹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019-11-15分类号:S932.52

【作者】丁朋朋  高春霞  田思泉  杜晓雪  汤艾佳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农业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  
【摘要】为了解浙江南部近海蟹类种类组成、多样性和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别于2016年2月(冬季)、5月(春季)、8月(夏季)对该海域进行了底拖网调查,应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和生物多样性指数等方法研究该海域蟹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季节变化。结果表明:调查海域渔获蟹类17种,隶属于4科6属,其中蟹类群落的优势种(IRI>100)为双斑蟳(Charybdis bimaculata)、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银光梭子蟹(P.argentatus)、红星梭子蟹(P.sanguinolentus)、矛形梭子蟹(P.hastatoides)、锈斑蟳(C.feriatus)、长手隆背蟹(Carcinoplax longimanus),其中双斑蟳是绝对优势种(IRI>500);调查海域蟹类平均渔获质量为4.90 kg·h~(-1),其中夏季(10.9 kg·h~(-1))>春季(2.47 kg·h~(-1))>冬季(1.26 kg·h~(-1));蟹类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D)为0.00~1.2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0.00~1.25,均匀度指数(J′)为0.07~1.00,冬季D最高,春季的H′和J′最高;冗余分析RDA排序结果表明,底层温度、底层溶解氧和盐度(表层与底层)是影响蟹类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关键词】蟹类  优势种  多样性  冗余分析  浙江南部近海
【基金】浙江省渔业资源专项调查(158053);;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0908);; 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810)
【所属期刊栏目】海洋渔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