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杨调节坝运行初期汉丰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2019-11-15分类号:Q948.8
【部门】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水产系西南大学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产科学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
【摘要】为了解乌杨调节坝正式运行初期汉丰湖水体情况,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对汉丰湖浮游植物群落及水质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期间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58属114种,其中绿藻门和硅藻门最多,分别占39.47%和38.60%。尖针杆藻、梅尼小环藻和啮蚀隐藻等为优势种。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8.64×10~5 ind./L;平均生物量为2.03 mg/L;其中,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在2016年12月最小,2017年2—8月不断增大,10月份有所下降;四个采样点的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差异均不显著。各采样点浮游植物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_(Ma))为1.69~5.23;Shannon-Wiener指数(H’e)为1.12~2.75;Pielou均匀性指数(J_e)为0.45~0.96。水温、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氨氮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2.7~31.5℃、1.54~4.92 mg/L、0.01~0.18 mg/L、0.20~1.11mg/L、0.10~0.81 mg/L。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汉丰湖浮游植物与高锰酸盐指数、总磷、亚硝态氮和氨氮呈正相关,与透明度呈负相关。
【关键词】汉丰湖 浮游植物 时空变化 冗余分析
【基金】开县库区鱼类增殖放流标记及放流效果评估(41027516)
【所属期刊栏目】淡水渔业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