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富士康农民工聚居区研究:空间生产与社会流动
2019-11-15分类号:F426.6;F323.6;F272.92
【部门】广东财经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摘要】前人研究将中国农民工聚居区的增长归因于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是对传统乡村文化认同和寻传统社会网络的异地构建。本文基于社会空间辩证法视角,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深圳富康农民工聚居区研究,表明该类聚居区的增长主要依托周边大型制造企业扩张,是农民工"反性族群模式"下被动选择的结果。也反映了早期富士康科技集团、政府、原住村民追求大规廉价居住空间和经济利益的空间表征,到后期历史文化价值、乐业社区以及和谐生活空间的政愿景和企业诉求。受制于富士康科技集团的管理体制、农民工家庭结构等因素,富士康农民聚居区展现出社会流动、社会支持网络和休闲生活等多重维度的社会空间压缩和流失。
【关键词】农民工聚居区 空间生产 社会流动 富士康 深圳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8YJCZH217);; 中国农民工聚居区的空间生产与社会融合研究——基于社会空间辩证法视角;;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GD18YSH03);; 家庭生命周期视角下深圳农民工聚居区的住房选择与社会融合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7BRK010);; 城市群发展对中国人口分布的影响研究
【所属期刊栏目】现代城市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