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论清末东北区域经济结构的形成(1897—1911)

2019-11-15分类号:F129

【作者】杜丽红  
【部门】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  
【摘要】1897—1911年间,东北迅速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经济区,且区域经济结构亦呈雏形,这一结果是历史合力的产物,而非单纯的经济过程。本文根据区域经济学理论,以经济活动主体和经济要素为切入点,将日俄经济侵略、清政府变革和市场发展放在同一历史过程,考察东北区域经济结构是如何形成的。清末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原始要素禀赋,即肥沃的黑土地吸引了大量经济活动主体和经济要素的聚集:日俄两国经济侵略带来资本和技术,清政府招垦政策带来劳动和土地,以及国际市场的贸易需求。在此基础上,东北形成了农业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不仅空间上形成中心—外围的层级结构,而且出现传统—现代二元经济结构,对此后东北经济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关键词】区域经济结构  经济活动主体  要素禀赋  二元经济结构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经济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