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调停到国家主导:埃及政府去极端化政策的演变
2019-11-15分类号:D815.5;D741.1
【部门】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
【摘要】埃及境内的伊斯兰极端主义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在20世纪90年代和2011年"一·二五革命"后,埃及还经历了伊斯兰极端组织的大规模叛乱。埃及国内的社会经济困境和国际与地区形势的动荡构成了极端主义抬头的"推动"和"拉动"因素。在穆巴拉克和塞西总统执政时期,埃及政府先后推出过打击和预防极端主义的政策,并且从通过社会力量规劝极端组织放弃暴力行为和意识形态,转向由国家机构主导对宗教意识形态进行修正。从政策效果来看,埃及政府去极端化政策的实践产生了积极效果,但去极端化政策的效果也取决于政府能否有效解决社会和经济问题。
【关键词】伊斯兰极端主义 去极端化政策 埃及 武装组织
【基金】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经济全球化波动的政治效应及中国的战略应对”(17ZDA169);; 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球伊斯兰极端主义研究”(16ZDA096)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阿拉伯世界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