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并于南——元代北方春秋学的发展演变
2019-11-15分类号:K225.04
【部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国际教育学院
【摘要】元代北方春秋学的发展演变是学术"北反并于南"的典型。金亡之后,一批北方学者如李昶、敬铉延续金源遗风,偏重《左传》及杜预注,与南方学术鲜有关联;而以郝经为代表的赵复追随者,试图以南来理学对《春秋》展开新的诠释。学术思想上的驳杂,则是南北学术初步融合的结果。元朝统一南北之后,在南北理学之士的共同推动下,程朱理学成为国家官方意识形态,科举《春秋》经义许用三传及胡安国《春秋传》。在政治(科举)的强力影响下,南方学术统一南北。北方春秋学的研究方法、思路、主旨都失去了北方特色,与南方春秋学著述已无二致。北方学者在胡安国《春秋传》被立为官学的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影响了元明二代春秋学的走向。
【关键词】元代 北方 春秋学 胡安国《春秋传》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金元春秋学研究”(16YJC720025)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