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青海省耕地后备资源特征及限制开发利用的因素分析

2019-11-13分类号:F323.211

【作者】徐伟芳  胡月明  陈飞香  余富祥  陈岷  
【部门】青海省第一测绘院  华南农业大学  自然资源部建设用地再开发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土地利用与整治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土地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青海大学  青海省国土规划研究院  
【摘要】[目的]摸底耕地后备资源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基础,探明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可以为政府部门保障基本农田和国土整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限制性因子"评价法,综合分析了青海省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宜耕性与限制性。[结果](1)青海省耕地后备资源总量较少,面积为3.81万hm~2,约占全省现有耕地的6.40%;(2)集中分布于北部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海南藏族自治州;(3)主要以其他草地和沙地两种地类为主,分别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的86.89%和5.40%;(4)从开发的限制性因素分析来看,青海省耕地后备资源总体质量差,加之极端的气候条件,频繁的自然灾害,以及欠发达的社会经济条件,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难度较大。[结论]青海省耕地后备资源总量较少并且分布较集中,开发利用潜力不大;该区域宜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明确功能区划和适度开发耕地后备资源。
【关键词】耕地后备资源  可开垦土地  宜耕性评价  限制因子  青海省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土壤重金属污染区及风险区划分标准构建与污染区域识别”(2016YFD0800301);; 青海省科技计划项目“基于大数据挖掘的高寒草地退化评价”(2017-ZJ-730);;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耕地大数据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804020034)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