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养老:运行逻辑、实践检视与未来展望
2019-11-12分类号:F719;D669.6;F323.89
【部门】江南大学法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摘要】从合作社的内涵与社会责任角度,阐述了合作社提供养老服务的可能性与重要性,解释了合作社发展与农村养老演化之间的理论自洽性,并结合典型案例,总结归纳了当下合作社养老实践中的经验及不足。研究发现:合作社在理论上是可以发挥养老服务功能的,并在具体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服务模式,但在制度规范、服务水平与可持续发展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可从完善政府监督管理体制与法规体系、贴近农民的养老生活进行底层设计、不断创新养老供给机制、强化合作社养老的理论研究等方面来加以解决。
【关键词】合作社养老 养老模式 社会功能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合作社养老的实践机制研究”(19YJA840009);;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老龄化背景下的代际共融及其实践创新研究”(18SHC003);; 江苏省第十六批“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资助项目“合作社融入农村养老供给的机制与效应研究”(JY-05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产业融合与生态农业协同发展研究”(JUSRP1801XNC)
【所属期刊栏目】改革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