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西江干流水体高锰酸盐指数的变化特征及环境质量评价
2019-11-12分类号:S931;X824
【部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摘要】为了解西江干流水体高锰酸盐指数(COD_(Mn))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别于2017年9月、12月和2018年3月、6月对西江红水河大湾至肇庆江段进行了季节调查,并对其水环境质量进行了初步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该水域COD_(Mn)质量浓度变化范围为0.73~4.83 mg/L,均值为2.67 mg/L;季节均值呈6月(3.08 mg/L)>12月(3.03 mg/L)>9月(2.94 mg/L)>3月(1.62 mg/L)的变化特征;依据COD_(Mn)水平, 13个样点可聚为3个类群, COD_(Mn)数值上呈聚群Ⅲ>聚群Ⅰ>聚群Ⅱ情况;水体COD_(Mn)污染指数(Pi)范围在0.18~1.21之间,处于"无污染–轻污染"状况,不同月份COD_(Mn)超标率为12月>6月>9月> 3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结果得到西江干流大部分时期水质类别为Ⅰ~Ⅱ类,少数时期为Ⅲ类,其中3月水质最好,都为Ⅰ类, 9月、12月为Ⅱ类, 6月为Ⅱ~Ⅲ类;统计分析结果显示COD_(Mn)与水温(WT)、TP呈显著正相关,与盐度(Sal)、DO、透明度(SD)、NO3-N、NO2-N、叶绿素a (Chl a)和N/P比值呈显著负相关,并受到TP和PO4-P和DO的显著性影响。西江干流水体污染目前尚不严重,水质优于中国境内其他主要河流;分析认为河流水动力情势及周边人类活动干扰是决定水体COD_(Mn)含量高低的重要因素;水体还原性有机质与TP具有一定的同源性,来自区域点源。
【关键词】西江干流 COD_(Mn) 污染状况 水质评价
【基金】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LFBC0909);;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7HY-ZC0704);; 珠江重要渔业水域常规监测(9020190036)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水产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