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虚拟型公共空间与乡村共同体再造

2019-11-10分类号:D422.6

【作者】郭明  
【部门】广州大学台湾研究院  
【摘要】以微信(群)嵌入乡村社会为分析视角,把乡村公共空间划分为"实体型公共空间"和"虚拟型公共空间"。在市场经济对乡村社会强势嵌入的背景下,传统乡村中村民逐渐走出乡村世界,"实体型公共空间"难以担当整合乡村社会秩序、繁荣乡村公共文化、维系乡村共同体的重任。新时代,微信(群)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典型所营造的"虚拟型公共空间"能够搭建起散落在不同空间村民之间的联系,发挥传承乡村传统文化习俗、营造乡村公共舆论及唤醒乡村社会记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很大程度上挽救了乡村共同体衰败的境况。作为一种有益尝试,移动互联网时代乡村社会营造的"虚拟型公共空间"或将成为再造乡村共同体的可能性进路。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虚拟型公共空间  乡村共同体  微信(群)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2&ZD040)
【所属期刊栏目】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