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创业教育: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新范式
2019-11-10分类号:G647.38
【部门】温州医科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高等研究院
【摘要】新世纪以来,美国伤残退伍军人触发了高校包容性创业教育的兴起,以雪城大学为突出代表。研究发现,注重社会责任和担当的文化逻辑、强调依次推进和多样选择的实践逻辑、看重精准帮扶和持续赋能的发展逻辑,引领着包容性创业教育实践。雪城大学已形成以四阶段培养模式为代表的包容性创业教育模式。包容性创业教育破除了以往社会在解决公共问题上的"输血"式单向帮助,向"造血"式提升转变,培植其希望与信心,开辟了一种高校创业教育的新范式,凸显了高等教育社会角色。而我国同样存在大批伤残人士,在如火如荼开展高校普通学生创业教育的同时,对于伤残学生的包容性创业教育同样也不应忽视,它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体现,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美国高校 包容性创业教育 培植希望 新范式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6年度一般项目“公益创业社会生态系统形成与演进的理论、方法及模型研究”(16BSH065)的部分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发展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