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保障贫困人口生活的历程、轨迹与经验
2019-11-05分类号:D632.1;F323.8
【部门】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将保障贫困人口的生活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放在政府管理工作的重要位置。依据社会背景与保障举措的不同,可以将这70年的历程分为:恢复经济过程中对贫困人口的临时紧急救助、平均主义大锅饭与依托集体经济的特殊救助、"文化大革命"与救助体系的停滞、市场化改革中社会救助体系的转型与探索、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初步建立、精准扶贫与社会救助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等6个阶段。70年来贫困人口生活保障经历了模式、重心、途径、理念、方式等方面的系列变化。综合而言,中国的贫困人口保障经验可以概括为:在主体动力上,既要挖掘和充分利用市场最大程度创造财富的活力,又要用好能够有效整合和再分配各类资源的公共权力;在战略布局上,既要将重点放在通过发展来使绝大部分人从根本上脱离贫困,又要完善各类救助制度,给没有脱贫的人口"兜好底儿";在政策举措上,既保证整体政策宗旨的一贯性,又要确保各类政策措施足够灵活和务实。
【关键词】新中国70年 扶贫 基本生活水准权利 贫困人口 社会保障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4CZZ02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63182074);; 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AS1915)
【所属期刊栏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