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农业合作实现途径
2019-11-01分类号:F323;F125
【部门】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系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摘要】本文利用1962~2016年间全球107个国家的农业面板数据,构建全球农业空间生产模型,并在此框架下探索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农业领域实现互利共赢的合作途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双向溢出效应均为正,且均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是双方合作的基础,也体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存在两条途径加速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增加农产品国际贸易,使双方都能从对方的农业增长中获得更大的单位溢出效应;二是通过双边贸易、农业科技援助、基础设施援建等措施,帮助沿线国家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扩大这些国家对中国农业的总体溢出效应,从而真正做到互利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 农业生产率 空间生产函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改进型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中国农业增长的驱动机制与优化路径”(项目编号:7190317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区域自给还是适度差异化发展:省际竞争对中国农业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8YJC790034);; 中央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科研创新发展专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农业合作的内在动力与实现途径”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村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