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援助对受援国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基于亚洲26国的实证分析
2019-11-01分类号:X196;F416.2
【部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以提高能源效率和改善能源结构的能源援助对受援国碳排放的影响值得关注。文章以亚洲26国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了1992—2013年能源援助是否降低了受援国的碳排放,并对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影响进行检验。研究表明:(1)能源援助在受援国内产生了有利的碳减排作用,该碳减排作用会随着受援国人均收入的提升而呈下降趋势;(2)贸易开放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会加剧受援国的碳排放,但能源援助有助于降低两者引起的碳排放增长趋势;(3)受援国技术水平的提升存在双重碳减排作用,即不仅降低了本国碳排放还有助于加强能源援助的碳减排作用;(4)2013年中国未通过贸易开放水平和技术水平门槛,能源援助对中国的碳减排作用还会随着贸易开放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显著提升而有所加强。
【关键词】能源援助 受援国 碳减排 门槛效应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际气候援助的碳减排效应评估及其政策启示研究”(16BJL08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出口的贸易利益与环境代价研究”(18YJC790121)
【所属期刊栏目】生态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