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评价——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
2019-11-01分类号:F299.27;TU992
【部门】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摘要】当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评价研究多集中在"工程"技术层面,缺乏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综合视角的评价研究。基于此,文章以福建省长汀县为实证对象,构建了一种基于生态、社会、经济多维指标的系统建模评价方法。首先,从孕灾环境危险程度、承灾体易损程度、海绵体改造适应能力三个维度构建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对城市空间采用元胞栅格化、指标分级量化、人口密度估算等方法计算和生成各个指标的量化分级图层;最后,基于熵值法确定的指标权重,构建拓扑结构为9×3×1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海绵城市建设的适宜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中,海绵体的城市空间布局及其建设时序规划提供科学指导。
【关键词】海绵城市 建设适宜性评价 BP神经网络 熵值法 长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流域—城市雨洪生态调控模拟的海绵城市适应性规划方法研究”(5177827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CAS-CA建模的山地城市适应性规划分析方法研究”(51278239)
【所属期刊栏目】生态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