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同施肥红壤磷素变化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2019-11-01分类号:S153.61
【部门】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耕地培育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摘要】【目的】定量长期不同施肥红壤磷素的演变特征,研究红壤磷素变化对生产力的影响,为红壤地区磷素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持续26年的红壤旱地长期定位试验平台(1991—2016年),比较长期不施磷肥(CK、N、NK)、施用化学磷肥(PK、NP、NPK)、化肥配合秸秆还田(NPKS)和化肥配施有机肥及有机肥(1.5NPKM、NPKM、M)土壤Olsen-P和全磷含量变化,分析土壤磷素对磷盈亏量的响应,采用不同模型拟合作物产量对有效磷的响应曲线,计算土壤有效磷农学阈值。【结果】长期施用磷肥显著提高了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提升了土壤磷素活化系数(PAC)。化肥配施有机肥及有机肥处理(1.5NPKM、NPKM、M)的PAC高于化肥配合秸秆还田(NPKS)和施用化学磷肥(PK、NP、NPK)。红壤地区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变化量与土壤磷盈亏量呈正相关关系(P
【关键词】Olsen-P 全磷 相对产量 磷素活化系数 磷盈亏 磷素农学阈值 长期施肥 红壤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800101,2016YFD03009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7130);;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1-83)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