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利率定价能否准确反映违约风险?——基于P2P网络借贷的实证检验

2019-10-28分类号:F724.6;F832.4

【作者】李亚飞  刘志洋  
【部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以P2P网络借贷平台——"人人贷"的历史数据为研究样本,从风险补偿的视角,研究互联网金融利率定价能否有效覆盖违约风险。研究结果表明:P2P产品的借款利率整体上低估了借款人的违约风险;投资者对借款订单信息、借款人个人信息以及信用评估信息存在不同的风险敏感性,对借款期限、借款金额、借款人的信用等级以及婚姻状况的风险敏感性较高,而对借款人的工作所属行业、工作时间、年龄、学历信息的风险敏感性较低;在不同的P2P细分市场中,由于投资者的风险敏感性有所不同,其对借款人所要求的风险溢价也有所差异,进而产生了部分细分市场中违约风险被低估或者高估的现象。上述研究结论表明,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利率定价机制并不能够准确反映借款人的违约风险。为此,要反思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定价和风险控制机制,从风险控制制度建设着手,推动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要完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信息披露制度,夯实利率定价准确反映风险的基础;要推动互联网金融平台优化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机制,引导投资者对信用评估信息给予关注和重视;要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引导投资者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违约风险及其他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和定价。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P2P网络借贷  利率定价  风险敏感性  信息披露
【基金】吉林省教育厅项目《吉林省依托互联网金融发展小微金融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5-542);;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软科学项目《依托互联网金融发展吉林省普惠金融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60418045FG)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南方金融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