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分布式光伏发电经济性与区域利用研究
2019-10-26分类号:F426.61
【部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
【摘要】以中国33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PVsyst软件评估各城市的光伏发电能力,运用生命周期理论、成本效益分析、情景分析等方法,将光伏生命周期分为投资回收阶段与净获利阶段,构建分布式光伏经济性分析模型,并设定基于政策与技术引导的比较情景,评估分析在无补贴时,各情景下各城市的光伏经济性,并分析比较光伏的区域性利用差异。结果表明:①在基准情景下,105个城市的光伏投资回收期在13年以内,其获利指数在1.3~2.1;在政策支持情景下,201个城市的光伏投资回收期在13年以内,其获利指数在1.3~2.3;在技术发展情景下,259个城市的光伏投资回收期在13年以内,其获利指数在1.3~2.5。②利好的金融政策、电价政策与技术发展能够有效提高光伏经济性。电价增长率每提高1%,光伏发电收益增加5.25%;光伏贷款利率每降低1%,融资成本减少6.67%,光伏发电成本减少3.22%;光伏系统建设成本每降低1%,光伏发电成本减少1%。③由于资源禀赋及经济条件的不同,光伏经济性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按照光伏经济性差异将全国地区分为4个等级,进而有的放矢地发展分布式光伏。
【关键词】城市 分布式光伏发电 情景分析 经济性 光能资源 成本/效益分析 政府补贴
【基金】大气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总理基金)课题:区域大气承载力与空气质量改善路径(DQGG0302);;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服务关键问题研究(SKLCRSM17KFB02)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