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交通运输方式碳达峰的经验分解与情景预测——以东北三省为例
2019-10-25分类号:F512.7;X322
【部门】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
【摘要】交通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必需的基础产业之一,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高能耗、高污染一直都是交通业的问题,有效控制交通业碳排放量,对于实现中国的碳排放达峰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东北三省为研究区,对公路、铁路、航空、水路和管道5种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碳排放进行了细分研究。首先,使用广义迪氏指数(GDIM)模型分别考察了2005—2016年5种交通运输方式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使用蒙特卡洛模拟对2017—2030年的五大交通运输方式碳排放的年平均变化率进行动态情景分析。结果显示:投资规模是影响铁路、公路、航空及管道运输碳排放量的首要因素,运输规模是影响水路运输的碳排放量的首要因素;在同一时间段内,各影响因素对不同类型运输方式碳排放的作用并非完全相同;不同时间段内,同一影响因素对碳排放的促增效应与促降效应也不同;除基准情景外,2017—2030年5种运输方式的碳排放量均逐渐下降;技术突破情景下,5种运输方式碳排放量预期下降幅度最大。研发使用清洁能源的运输设备、提高其使用性能并进行大力推广等应当作为未来交通业节能减排的主要发展路径。
【关键词】交通业 碳达峰 经验分解 情景预测 蒙特卡洛模拟 东北三省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8YJC910013);; 辽宁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重点课题)(18B010);;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LN2019Q4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FTJB004)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