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木薯花生间作模式养分吸收与利用优势的比较

2019-10-25分类号:S533;S565.2

【作者】刘子凡  苏必孟  黄洁  魏云霞  张婷婷  
【部门】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木薯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摘要】设置3种木薯花生间作模式(1行木薯间作2行花生(M_1H_2)、2行木薯间作3行花生(M_2H_3)、2行木薯间作4行花生(M_2H_4)),以木薯和花生单作为对照,研究作物对N、P、K的吸收与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3种间作模式在作物产量、磷钾吸收和氮磷钾利用效率上均具有显著间作优势,M_1H_2和M_2H_4模式在产值上具有显著的间作优势,M_2H_4模式的系统产量当量比和产值当量比显著大于M_1H_2和M_2H_3模式的,系统产量当量比与系统磷钾利用效率、系统氮吸收当量比、木薯磷钾利用效率当量比、木薯氮吸收当量比呈显著正相关;2)与木薯单作相比,3种间作模式木薯在产量、产值、磷钾吸收、氮磷钾养分利用效率上均具有显著优势,木薯产量当量比与系统磷钾利用效率当量比、系统氮吸收当量比、磷钾利用效率当量比、氮吸收当量比呈显著正相关;3)与花生单作相比,M_1H_2和M_2H_3模式花生在产量、产值上劣势显著,M_1H_2模式花生在磷吸收、氮磷钾养分利用效率上具有显著的劣势,M_2H_3模式花生在氮磷吸收上具有显著优势;花生产量当量比与花生氮磷钾利用效率当量比呈显著正相关。推荐选用产量和产值优势最佳的M_2H_4木薯花生间作模式。
【关键词】木薯  花生  间作  产量  养分吸收与利用
【基金】农业部现代木薯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1–hnhj);;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改革专项(pzsfyl–201807)
【所属期刊栏目】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