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正义视角下乡村遗产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以南靖土楼为例
2019-10-20分类号:F592.7
【部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20世纪80年代末"后马克思主义"多元发展时期,随着福柯、列斐伏尔等思想家对"空间"前瞻性、预见性阐释的出现,西方学术界出现了对空间研究的热潮。空间正义,即社会资源以正义的方式实现公正的地理分配,作为一种新的理论研究视角开始被引入到旅游地理的研究中。乡村类世界遗产地旅游资源独特,吸引力强,兼具世界遗产和乡村地域的共同特征。从长远看,研究乡村遗产地对于提升居民获得感,进而推动解决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各利益主体间矛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依据空间正义原则,通过对乡村遗产地居民的深度访谈,分析南靖土楼居民与旅游开发的13个矛盾表征。在研究南靖土楼居民点与参与旅游管理意愿的基础上,依据社会主义空间正义的影响因素,从政府力量、资本逻辑、文化及其结构性力量、主体的认同与抗争四个方面提出谋求南靖土楼旅游发展与居民需求相平衡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空间正义 乡村遗产地 旅游影响 居民感知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9YJAZH046);; 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软科学项目(2019ADC15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1138);; 湖北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2018/2019年度开放基金(STZK2018y08)
【所属期刊栏目】开发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