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社会认知的曲行结构及其教育促进——从《小马过河》说起
2019-10-20分类号:G40-02
【部门】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摘要】《小马过河》故事的寓意在于"凡事需自己试试就会知道",然而现实中并非任何人、任何事都可以去尝试。教育实践中往往只把这一结论作为普遍性知识予以传授,而忽略了这一结论形成的具体情境及个体知性的作用。个体知性在认知的社会维度上表现为两种结构样态:"义务—责任"的线性结构和"权利—义务—责任"的曲行结构,前者回避个体知性的主动发挥,后者强调个体知性的主动发挥,并通过个体知性能力的权利化来打通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瓶颈。在曲行认知结构下,个人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承担者,而成为社会建构的积极参与者。教育之于个体社会认知曲行结构的促进作用在于以个体知性能力为突破口,悬置线性结构的义务要求、还原知性发挥的情境来解放个体知性能力,通过问题情境的架构和知性能力的发挥开展教学,进而对个体的社会认知曲行结构产生促进作用。
【关键词】知性能力 社会认知 个人认知 认知能力 线性结构 曲行结构
【基金】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终身学习视角下基础教育改革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8YJA880041)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