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联通主义学习中个体网络地位与其概念网络特征的关系探究——基于cMOOC第1期课程部分交互内容的分析

2019-10-18分类号:G434

【作者】徐亚倩  陈丽  
【部门】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  
【摘要】联通主义理论认为社会网络和概念网络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社会网络形成所依托的交互过程也是孕育新概念、赋予概念情境化意义的过程。但是,如何表征概念网络、社会网络与概念网络之间具体的关系是怎样的、社会网络哪些特征能够反映概念网络的水平等问题都尚未解决。作者所在的研究团队于2018年10月开发了国内第一门cMOOC,本研究试图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LDA话题聚类模型等方法,对这门cMOOC的交互数据进行分析,选取反映个体社会网络地位的6个指标和1个特殊角色,从概念数量贡献度、概念热度贡献度和认知参与度三方面表征个体的概念网络特征水平,并对个体社会网络地位与其概念网络特征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可视化。本研究发现:(1)相对入度、相对出度、中间中心性、特征向量中心性更能反映个体的概念数量贡献度和概念热度贡献度;(2)k核更能反映个体参与交互时的平均认知参与度水平;(3)社会网络中意见领袖的概念网络特征水平往往更高。本研究从三方面考量了个体概念网络特征,并进一步发现了能够反映概念网络特征水平的个体网络地位指标,从静态网络的视角论证了社会网络和概念网络之间相互影响的理论假设,同时也为联通主义学习评价中用个体社会网络地位表征概念网络相对水平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  联通主义  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关系  概念网络  慕课  意见领袖  学习分析  在线学习  在线课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部重点课题“‘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改革与创新管理研究”(课题编号:71834002)的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远程教育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