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科学技术有效流动与区域间非行政壁垒

2019-10-17分类号:F124.3

【作者】王嵩  张建清  范斐  周雅慧  
【部门】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协同创新要求突破创新主客体间壁垒,促进科学技术的有效流动以充分释放创新要素活力。构建了区域间科学技术流动潜力的引力模型,通过地区间地理距离、经济距离和技术距离矩阵,计算不同区域技术吸收水平,并利用改进的Romer模型计算了科学技术流动的地理壁垒、经济壁垒和技术壁垒。结果表明:①就全国整体而言,地理壁垒的约束作用最强,但在2009年以后弱化。技术壁垒的约束作用最小,在2014年以后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经济差距壁垒的变化趋势与总壁垒相同,是后期影响科学技术有效流动的最主要因素。中国科学技术流动的总壁垒呈现出在波动中减小的趋势,并先后由地理壁垒、经济壁垒和技术壁垒主导;②从空间上看,阻碍科学技术流动的非行政壁垒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东北及西部沿边地区地理壁垒较为突出,东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经济壁垒更为明显,而技术壁垒则主要集中在华北和西南地区。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区域间科学技术高效合理流动。
【关键词】科学技术流动  Romer模型  引力模型  地理壁垒  经济壁垒  技术壁垒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8ZDA04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501141);; 中国科协高端科技创新智库博士生项目(CXY-ZKQN-2019-052);; 湖北省软科学面上项目(2019ADC130);; 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SZ2019C003);; 成都市软科学项目(2019-RK00-00006-ZF);;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学者学术团队建设计划项目(632413100001)
【所属期刊栏目】科技进步与对策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