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理论证成与中国实践
2019-10-15分类号:X321
【部门】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摘要】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正处于从政策转换为法律的关键时期,亟需深入研究新时代背景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内在机理和法治化路径,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决策依据,进而保障全国与区域的生态安全。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以综合生态系统方法理论为指导,是综合生态系统方法理论的具体应用,主要体现在生态空间规划管控制度、生态空间分类分级管制制度和有效性评估制度中。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视角分析,生态空间规划管控制度建立统一框架,将关联性部门纳入到自然资源管理与实施活动中,进行利益的调节与分配;生态系统管理方式的灵活性角度分析,依据生态空间的弹性和承载能力的不同,采取适应性管理和缓解措施,建立分类分级管制制度;生态系统的动态性方面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必须考虑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建立有效性评估制度。
【关键词】生态空间 生态保护红线 综合生态系统方法理论 生态规划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大数据视野下社会治理建设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18CFX002)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